12月27日,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首届特约监督员聘任仪式,20位特约监督员“持证上岗”。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阳发言并为特约监督员颁发聘书,市中级法院党组副书记(主持常务工作)、副院长秦理楠主持聘任仪式,4位特约监督员代表发言。
市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于欢欢宣读首届特约监督员聘任决定。此次受聘的20位特约监督员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慎重选任的,包括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各界人士,分别来自医疗卫生、电子政务、金融保险、教育培训、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新闻媒体、基层社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们将通过参与案件庭审、专项审议法院工作、参与案件质量监督评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绵阳法院工作,为绵阳法院发展建言献策。
张阳指出,特约监督员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活力、成效显著,必须在落实中深化、在深化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希望特约监督员积极开展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法院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好、更到位。
张阳表示,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特约监督员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自身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关心支持绵阳法院的工作,进一步加大监督指导力度。 深度聚焦审执主业,做公正司法的“质检员”。希望各位特约监督员能够深刻认识到自身作为特约监督员的职责使命,强化心有大我、肩有重托的境界和担当,始终秉持仗义执言、客观公正的态度,以更高政治站位做好特约监督工作。深入密切联系群众,做社情民意的“传递员”。希望各位特约监督员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情怀,秉持聚焦群众关切、传递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的目的和初衷,原汁原味反馈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建议,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民意、回应民生。主动传递法治声音,做法院故事的“宣传员”。希望各位特约监督员能够站在更加客观、法治的角度看待法院工作、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充分发挥宣传引领作用,宣传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生动实践以及取得的实际成效,传播法院干警坚守初心、公正司法的办案历程,增进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全市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形成全社会学法用法、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张阳强调,全市法院将进一步强化接受监督的意识,牢固树立“监督就是关心、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帮助”理念,更加重视、更为主动地邀请特约监督员参与法院各项工作,同步做好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进一步丰富完善监督方式方法,畅通接受监督的平台、渠道,及时通报法院工作情况,提高开展监督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构建更为常态化、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约监督工作机制,为特约监督员创造良好履职环境和条件,切实将监督成效转化为推动全市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会上,特约监督员代表徐文、贾道强、张彬、张淇作交流发言。
徐 文: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倾听、反馈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和期盼,及时向法院转达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促使法院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贾道强:十分荣幸被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聘为特约监督员,这既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鞭策。我对今后的监督工作充满信心,将以特约监督员的职责为己任,尽职履责,热心法治建设,关心关注法院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肯定、关心和关怀!
张 彬: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很有幸能成为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首届特约监督员,我将积极履职尽责,广泛收集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新时代新征程绵阳法院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张 淇:为新闻评论员、自媒体工作者以及记者主持人,我深知信息传播的力量。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积极参与到普法宣传中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法律政策,讲述法治故事,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市中级法院在家院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员额法官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参加聘任仪式。